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建筑规模宏大、外观别致,馆区内种植了树木以及花草,清净幽雅。景区大门富丽堂皇,北门及广场在外观上简单低调,颜色以深灰和浅灰为主色调,在建筑设计及材料选用上体现了科技性能与环保理念的融合。
主要文物
秦青铜鼎
此展品为秦代的青铜器,通高61.00厘米,口径65.50—71.00厘米,腹深34.00厘米,重212千克,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出土。是出土于百戏俑坑的一件青铜鼎,形体硕大,所以称它秦陵大鼎。此鼎造型稳重,上有繁复精美的纹饰,因与百戏俑同出于一个遗址坑,有学者认为应该是举鼎时的一件道具,也有人认为是礼器因为秦末战乱而被掩埋。
秦百戏俑
此套展品为秦代的陶器,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9901陪葬坑。一号百戏俑,残高152.00厘米,右臂有刻划文字“咸阳亲”。三号百戏俑,残高172.00厘米。四号百戏俑,残高152.00厘米。十九号百戏俑,残高181.00厘米。1999年,考古人员在秦陵东南部内外城垣之间的陪葬坑内,试掘出土了陶俑11件,它们上体裸露,下体着裳。动作有直立状、双手卷衣状、一手叉腰一手高举、双腿弓箭步、半跪状等。
秦石胄
此展品为秦代的石器,共有胄片74片,石甲胄的材料为青灰色岩溶性石灰石,质地细密,色泽均匀,经过磨制和钻孔以青铜丝串系,与秦俑身上塑造的铠甲相比更显得精制用工,反映了秦代高度发达的手工制造业和秦陵修建的繁复艰巨。
秦无披膊的石铠甲
此展品为秦代的石器,通长64.00厘米,出土于秦始皇帝陵K9801陪葬坑。铠甲由前、后身甲和一对披膊组成,共有甲片380片。铠甲的开合口位于右侧肩、胸的交接处。
秦金当卢
此展品为秦代的金器,金当卢是秦始皇陵铜马车马头部饰物。正面有细线勾画出流云纹,中部有两条蟠虺纹组成蝉状纹样,纹样凸起呈浅浮雕形。当卢背面印刻“十二”,钮上有“上”铭文。
秦坐姿御手俑
此展品为秦代的陶器,通高51.00厘米,重51.92千克,出土于秦始皇帝陵西侧铜车马陪葬坑,为秦陵二号铜马车上的御官俑。御手通体彩绘,头戴鹖冠,身穿长襦,腰束革带,下穿长裤,与秦俑坑出土的高级军吏俑相似,也是具有一定爵位的军吏。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
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西安是一个人文旅游目的地,可以说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但是考虑到天气的原因,去西安最好的时间为3-5月(春暖花开,气候宜人),9-10月(秋高气爽,瓜果飘香)。
01、牛羊肉泡馍
西安的牛羊肉泡馍非常出名,是当地的著名小吃。其历史悠久,在古时候被称为“羊羹“。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若在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乾县的羊肉泡馍更是正宗美味,而且味道更佳。
02、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因其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BiangBiang面通常由手工擀成的长宽厚面条,加上酱油、醋、味精、花椒,以及烧热的植物油等调料制成。陕西八大怪中“面条像裤带”指的就是这种面。
03、甑糕
甑糕是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风味小吃,又名水晶龙凤糕。它是以糯米、红枣为原料,用“甑”蒸制而成的糕点。其外观红白相间,色泽鲜艳,吃起来黏甜味美。
04、锅盔
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关中地区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也是陕西八大怪之一。它是采用麦面精粉,压擀和后,浅锅慢火烘烤制成。其外形大且似锅盖,色泽斑黄,边薄中厚,表面有轮辐状花纹,吃起来酥活筋韧,酥香可口。
05、西安凉皮
陕西的一种著名小吃,其种类繁多,依原料不同,分为米皮和面皮两大类。调制好的西安凉皮外观呈红色,吃起来辣里透香,味美爽口,顺滑Q弹。